中國經濟導報訊記者白雪報道
絲綢之路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文明的交流通道,是歷時最久、空間最長、對人類文明形成貢獻最大、自然景觀與文化遺產最豐富的文化旅游通道,其沿線蘊含著豐富的旅游資源。近日在西安召開的歐亞經濟論壇上,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、陜西省人民政府主辦了以“搭建絲路走廊,共話文旅融合”為主題的絲綢之路黃金旅游走廊主題分論壇。 如何讓這些人類文明的寶貴遺跡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,為沿線國家和地區人民加強文明互鑒、帶動經濟發展作出貢獻?北京大學教授、國際旅游學會創會主席、國際旅游研究院專家吳必虎在此次論壇上發表了《絲綢之路黃金旅游走廊:游歷發展史與現代產品鏈》的演講,從古絲綢之路的歷史發展脈絡出發,結合國際前沿的游歷理論視角,全面闡述了絲綢之路黃金旅游帶建設的歷史必要性和理論高度性,并針對當前國際旅游產業形勢的熱點變化趨勢、中國出境旅游消費的新時代特點等進行了提煉和總結。 在吳必虎看來,絲綢之路黃金旅游走廊的開發,未來要在“政策溝通、設施聯通、貿易暢通、資金融通、民心相通”的“五通”精神指導下,依托“絲路驛站”體系,打造繼“中歐班列”之后的又一重要品牌,為全世界尤其是中亞地區貢獻全新的旅游體驗產品和文旅新物種——絲路驛站,實現絲綢之路現代化旅游服務建設的全面升級。 歷史上,驛站是絲綢之路上商貿往來的信息傳輸地、重要補給地、文化交流地,也是城鎮發展的重要節點。今天,全新的絲路驛站體系作為絲綢之路上的主客共享型文化客廳、深度體驗型現代旅游綜合體、線上線下結合的商貿平臺,將為絲綢之路黃金旅游走廊上的游客提供旅游住宿餐飲、文化展示與交流等多方面的服務。隨著絲路驛站體系重新激活“驛站作為地方城鎮發展重要源頭”的歷史功能,絲路驛站將不僅有利于旅游功能,也將參與到地方產業共建和促進地方城鎮化發展進程中。 據悉,根據規劃,絲路驛站體系將為沿線國家建造100個驛站、帶來1000萬的游客人數,這將成為沿線國家與地區文化商貿交流與服務旅游往來的新平臺。 同時,為了更加有效推進絲綢之路黃金旅游走廊建設,在此次論壇上發布了《絲綢之路旅游產業聯盟西安共識》,宣布將成立絲綢之路旅游產業聯盟。該聯盟向中國涉旅企業發出邀約,期待具有特別優勢的各類涉旅企業和機構,共同形成服務于絲綢之路黃金旅游走廊的相互協作的大平臺。
|